人民網北京9月4日電 (于洋、柯明可)9月3日,“山海邂逅 石韻和鳴”中津石雕藝術展在北京中華世紀壇藝術館揭幕。本次活動由世界知識出版社和津巴布韋駐華使館聯合主辦,外交部非洲司、保定市人民政府、中國駐津巴布韋使館、中國文物交流中心等單位指導支持,曲陽縣人民政府承辦。
受津巴布韋共和國總統(tǒng)姆南加古瓦委托,津信息通訊和郵政部部長塔滕達·馬韋特拉出席開幕式,并與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周鼎、世界知識出版社董事長崔春、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曉萌等嘉賓共同為展覽揭幕。
開幕式現場。主辦方供圖
塔滕達·馬韋特拉在致辭中表示,習近平主席強調: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、一個民族發(fā)展中最基本、最深沉、最持久的力量。他提出全球文明倡議,呼吁尊重文明多樣性,倡導人類共同價值,重視文明的傳承與創(chuàng)新,并共同倡導強有力的國際人文交流與合作。此次展覽正是對全球文明倡議的具體響應。正如姆南加古瓦總統(tǒng)所說,文化是經濟社會可持續(xù)發(fā)展的重要支柱。津巴布韋政府認識到文化在改造社會、培育強大的價值觀方面發(fā)揮的重要作用。我們珍視自己的文化遺產,這是津巴布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。我們相信,文化交流和文明對話將進一步促進津巴布韋和中國的相互理解、務實合作,推動兩國關系實現更高水平發(fā)展。
津巴布韋信息通訊和郵政部部長塔滕達·馬韋特拉現場致辭。主辦方供圖
劉曉萌在致辭中表示,希望以本次石雕藝術展為契機,進一步加深中津兩國人民的友好交往,推動兩國在文化、藝術、經貿等眾多領域的交流與合作。
保定市人民政府副市長劉曉萌現場致辭。主辦方供圖
開幕式上發(fā)布了中津兩國合作攝制的紀錄片《石匠的跨時空對話》,來自津巴布韋和中國“雕刻之鄉(xiāng)”曲陽的兩位雕刻藝術家圍繞藝術造詣、傳承創(chuàng)新、文明互鑒展開對話交流。雙方還互贈象征中津傳統(tǒng)友好的石雕藝術作品《絲路生花》和《龍獅共舞》。
中津雙方互贈象征傳統(tǒng)友好的石雕藝術作品。主辦方供圖
周鼎在接受媒體采訪中表示,此次中津石雕藝術展活動恰逢2024年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召開之際,是中津石雕藝術交流的一場盛宴,體現了兩國文化合作的豐碩成果。這場活動也是中非文化藝術的跨時空對話,豐富了新時代中非命運共同體的內涵。
中國駐津巴布韋大使周鼎接受媒體采訪。主辦方供圖
據悉,本次石雕藝術展共展出中津兩國石雕作品100余件,展期將持續(xù)至9月10日。
現場嘉賓共同欣賞石雕作品。主辦方供圖
Copyright ? 2001-2025 湖北荊楚網絡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ll Rights Reserved
互聯網新聞信息許可證 42120170001 -
增值電信業(yè)務經營許可證 鄂B2-20231273 -
廣播電視節(jié)目制作經營許可證(鄂)字第00011號
信息網絡傳播視聽節(jié)目許可證 1706144 -
互聯網出版許可證 (鄂)字3號 -
營業(yè)執(zhí)照
鄂ICP備 13000573號-1 鄂公網安備 42010602000206號
版權為 荊楚網 m.hao-ang.com 所有 未經同意不得復制或鏡像